优惠论坛

标题: 百家乐连赢概率和连赢策略 [打印本页]

作者: miracle20    时间: 2013-1-8 17:55
标题: 百家乐连赢概率和连赢策略
  很多玩家都在苦苦追寻百家乐的连赢玩法,但是对于连赢的认识并不深入。其实百家乐连赢概率和连赢策略是相通,只要摸清了游戏特点,才能找到制胜方法。. U7 e. r3 K9 w# K5 s
  一般来说,
1 h4 V1 U4 F/ M2 ~& \4 d5 ^  二连赢的概率是25%4 `+ i3 j8 O1 n: J; \2 Z+ ]
  三连赢的概率是12.5%
  i- [. Y  ^% ^( E" U( h  四连赢的概率是6.25%
5 u$ u3 n7 D$ N9 T5 L, y  r  ……
9 z" w: e6 I4 L4 \! f% i, o1 i  十连赢的概率是0.09765625%
2 ~/ g" h8 ^9 }  t/ i+ ^  这些概率值是所谓的相对概率,也就是二连赢25%的意思是只连续抛硬币4次之后,会有四种结果,二连赢就是其中的1种,所以他的概率是25%,同样的十连赢的概率也是基于1024次的10次抛硬币的结果组成。
7 v+ E3 O3 j! I  百家乐的真实概率含义是:1 m- E: C* a- W( d* ?
  假定一个口袋里有很多个球,其中有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球' [. b* d" P1 L! v) y; Q6 Y- t5 a, P
  1号球有512个,2号256个,3号128个,4号64个,5号32个,6号16个,7号8个,8号4个,9号2个,10号1个。- m% T. p- L7 [3 E9 O
  你要做的就是在这么多球里面每次摸一个球,然后放回去,再重新摸。如果你第一次摸到10号球,第一次一样也可以再摸到10次。! Q  ]; A# @& j6 o9 [
  你每一次摸到的任何一个球的概率都是存在的,除非你摸无限次,才能接近之前提到的概率。概率在个体和短期内是无效的。
) E6 y/ o) w$ Z+ C  另外一个说法是,! Z* q6 {( @3 T/ K; d: B- E- _5 p
  1、百家乐不是每次摸一个球,然后放回去,再重新摸,而是每次摸一个球,不放回去,再剩下的球里重新摸。3 N2 R. v4 M4 W/ C5 E& E3 Y
  2、概率在个体和短期内是有效的,牌入盒后出闲的概率是:49.32%,但是随着发出的牌的变化,牌盒内所剩下的牌数量的减少,他的概率就会每时每刻都会变化。
; A6 b  }+ v" X9 j! B0 p* i# I  再把这个概率代入期望值公式,当+EV出现就下注,就会做到平均赢。
6 v! `) C# {* |8 \7 O  平均赢只是长期而言会赢,短期也可能会被震幅消灭,这时就要算标准差,再接合你获得的优势,按凯利值下注就可以做到破产风险最低,利润最大化。: Q. B3 e; S+ P* h# L, `" a/ P2 e7 O
  对于这样的说法,百家乐玩家的解释是,首先,百家乐肯定是每次摸一球个放进去,只是袋子里的球和你的数学模型一定要配合。
, e% F# N2 ]1 Z0 V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打庄闲的,袋子里永远只有两个球,每次摸完一个之后要放回去,然后再摸。这个概念是不容置疑的。  i: H/ B" h0 |" ~3 ^0 s5 J7 m
  第二,因为大数法则和算牌对百家乐的无效性,牌盒内所剩下多少牌,对庄闲的比例不会发生任何的变化+ b" j3 f. ~  ]/ X6 ?+ y; x3 @% D
  第三,凯利公式的问题在于:形而上学。$ t9 h1 v$ g. \: j7 d1 a
  首先主观假设了一个不成立的底部,玩久了一定会遇到被爆仓的概念,当然任何一种模型都会有爆仓的可能,只是单纯的凯利更容易爆仓而已。研究的方向是多维+赢进补偿,玩过Diablo3就知道在Mp8的难度下,打到钥匙的可能性是80%。- _! f. F& m; k7 y7 }% x+ e9 K" Z4 q0 X
  事实上,你玩的时候,基本上每次都能打到。9 ^4 I% O( W  z; c: X/ h
  因此,百家乐连赢概率和连赢策略,对于不同的玩家有不同的理解,如何找到适合于自己的玩法和制胜之道,是每个玩家都需要积累实战经验去摸索的。
作者: Terrance    时间: 2013-1-8 21:25
多谢小超人的分享
作者: wangaike    时间: 2013-1-8 23:51
感谢楼主分享你的心得体会
作者: liqundi1234    时间: 2013-1-9 04:05
谢谢楼主分享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www.tcelue.cc/)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