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论坛

标题: a16z深度解析:银行、资管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区块链转型指南”(转) [打印本页]

作者: 九嶷风    时间: 2025-8-18 08:35
标题: a16z深度解析:银行、资管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区块链转型指南”(转)
      在监管日趋明朗、竞争压力加剧以及技术不断成熟的共同推动下,传统金融(TradFi)机构正在加速将区块链技术从边缘实验转向核心基础设施,以确保未来竞争力并开启新的增长源泉。对于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而言,问题已不再是“是否”或“何时”拥抱区块链,而是“如何”将其有效融入业务。! O. A' Q  l2 D
a16z最新的行业报告认为,这一转型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以摩根大通和花旗为首的大型银行,正通过代币化存款等项目,将区块链应用于核心的支付与结算业务。这标志着区块链不再仅限于加密资产交易,而是开始重塑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方式。) a/ ]0 o) T0 V/ V% u
! K( l( X  x9 _9 `
与此同时,资产管理巨头正利用区块链开辟新的分销渠道。贝莱德和富兰克林邓普顿等公司发行的代币化基金,成功将传统金融产品引入链上世界,直接触达数字原生投资者,并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集成,探索前所未有的流动性与收益策略。
. R$ h5 s: ^+ Q' }, D* ^+ w( y% h
& \, H3 }5 `5 s" ~" l  r这一系列动向对市场和投资者产生了深远影响。它预示着区块链正从一个独立的投机性资产类别,演变为金融服务的底层技术。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这既是避免被颠覆的战略需要,也为投资者创造了新的价值主张——通过代币化提升传统资产的效率,并投资于构建下一代金融市场的核心基础设施。
7 ~/ \& f9 F3 ?* z
: H7 C: G; ?6 T% _' B; b* ?银行:从后台革命到前台创新
6 q2 M  X+ t. k2 ]# T' b5 `0 r' L: W' B8 {- K  j
对于银行业而言,区块链技术正成为解决其核心痛点的关键工具。尽管银行面向客户的前端应用界面光鲜现代,其后台系统却大多依赖于上世纪60年代的COBOL语言,面临效率低下和维护成本高昂等问题。区块链提供了一条在不牺牲合规性的前提下,对这些“古老”系统进行现代化升级的路径。
) P; D, @* F8 ^* W+ c: o+ U( w7 x1 t& J* t+ j+ K$ N
a16z认为,银行的区块链应用主要集中在三大机构及后台业务领域:  A3 b4 A. c6 l
8 e7 a3 s, n* G1 T: P5 [' b! L
关键抉择:银行如何拥抱公链
: C9 ^( p: M: Q' [5 S' c0 c0 q
( {6 H3 T3 \' S! x) C在实践上述应用时,银行面临一系列关键技术抉择,其中最核心的是对区块链平台的选择。过去,监管限制使银行对公共区块链望而却步,但近期美国货币监理署(OCC)等监管机构的指引为此打开了新局面,R3 Corda与Solana的集成就体现了这一趋势。9 i& |5 X/ d7 B) B% h: `' G/ _: d
; B& ]( O4 @9 B) S  f' k
a16z的报告指出,尽管私有链或联盟链仍是选项,但建立在去中心化公共区块链上的产品具有显著优势,包括:
" n5 p) @2 i; s! G' ~! c
' a' C! R) n+ y: R, G# [性能方面,以太坊的二层网络(L2s)如Base,以及Solana、Aptos、Sui等高性能一层网络(L1s)已将交易延迟降至亚秒级,成本低于1美分。此外,通过零知识证明(zk-SNARKs)等技术,在保障数据隐私的同时,也能通过“查看密钥”(view key)等机制满足监管机构的审计需求。6 C+ P4 w3 Y6 G& N2 Q

% u) Y' k) d! b& t在资产托管方面,多数银行选择与持有合规牌照(如纽约信托牌照或OCC联邦信托牌照)、具备强大安全能力(如硬件安全模块HSM和多方计算MPC)的专业托管机构合作。9 P/ B* j, [, Y; I# [7 u# Z- u

6 a( S6 B' d! Y) A1 _9 M资产管理:代币化开启分销与流动性新纪元
& h, C! [$ p/ {0 M+ I. y8 Z
  C) G2 W5 _8 W' ]4 z对于资产管理公司,区块链的核心价值在于扩大产品分销、自动化基金运营,以及接入全新的链上流动性。通过将基金份额或真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资管产品变得更容易触达全球投资者,尤其能满足数字原生群体对7*24小时交易、即时结算和可编程性的需求。
# g0 T$ z, s: @2 ~6 J' N. O8 B! l1 K: e8 Q
a16z认为,当前最显著的趋势是代币化的美国国债和货币市场基金。贝莱德的BUIDL基金和富兰克林邓普顿的BENJI基金已积累了数百亿美元的管理规模。这些产品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收益工具,更通过与Anchorage、Coinbase、Securitize等原生平台合作,实现了高效的链上分销。
( q- g+ }" L# @5 l8 v, j% v  V' E( Z9 X! ^8 J
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传统资管产品与DeFi协议的融合。贝莱德的BUIDL基金已被整合到借贷协议Morpho Blue中作为生息抵押品。近期,阿波罗也将其代币化的私人信贷基金(ACRED)接入该协议,创造了传统金融世界无法实现的杠杆和收益策略。这一趋势表明,资管公司正从高成本、慢周期的分销模式,转向直接触达用户钱包的模式,同时为投资者创造了新的资本效率。为了实现更广泛的分销,资产管理公司已明确倾向于公共、多链的战略,富兰克林邓普顿的BENJI代币就在八个不同的区块链上发行。9 p  P2 O/ n1 @3 v1 I: p
# A* {  Z, U$ b- W" W; z
金融科技:以区块链实现跨越式发展; }+ ]; Q& ]  t0 K' j$ A

! n% E5 L' i& M) C与寻求效率提升的银行和资管公司不同,金融科技公司正利用区块链试图“跨越”而非“改良”现有金融体系。区块链为其提供了开箱即用的身份、支付、信贷和托管基础设施,尤其在跨境支付和嵌入式金融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9 q" y; J4 a5 ~! O' P; D! U0 j
- @/ l* r. q7 X1 Q主要趋势包括:' T1 D: ~& H6 h* g9 J5 f2 @8 z

# T! |! _3 @/ h4 ~8 ^" d+ A  r对于希望构建自有区块链的金融科技公司,建立在以太坊等L1之上的L2网络被视为“最佳平衡点”。通过与Rollup-as-a-Service(RaaS)提供商合作,或加入Optimism的Superchain等生态联盟,公司可以在数周内部署一个可控、高效且能继承L1安全性的专属网络,从而为支付等特定场景优化体验,并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a9 s! J# {9 h) H% L; X. v% ^

6 A. y4 e/ g3 J( L2 E+ @
作者: drogan    时间: 2025-8-18 10:31
钱包也不用那么多,有一个就可以的了。
作者: 星星知我心    时间: 2025-8-18 10:33
是很好的,也是为数不多可以用的钱包
作者: 22301    时间: 2025-8-18 10:37
指南也是不能错过了解的啦。
作者: 万家灯火    时间: 2025-8-18 11:07
钱包这么多,到底选择哪一个确实不容易。
作者: jslinen    时间: 2025-8-18 11:13
钱包也不用真么多,有一个就可以的了。
作者: liuxin960    时间: 2025-8-18 11:14
还可以啊,现在我也就是用这个钱包
作者: 不傻不成气候    时间: 2025-8-18 11:21
钱包这么多,到底选择哪一个确实困难。
作者: lvaeyou    时间: 2025-8-18 11:21
这个钱包我还实在不了解到的.
作者: wuzhaoshichao    时间: 2025-8-18 11:23
还行啊,现在我也就是用这个钱包
作者: 赌神归来    时间: 2025-8-18 11:25
这个钱包不错使用,反正吧都是必须谨慎安全第一啊!
作者: mxsj2016k    时间: 2025-8-18 11:29
这个也是能够看看朋友推荐的钱包了的!
作者: wodezhuanyong    时间: 2025-8-18 11:31
这个钱包我还实在没有了解到的.
作者: 徐子    时间: 2025-8-18 11:33
这个钱包不错使用,反正吧都是要谨慎安全第一啊!
作者: 不洗脸都帅    时间: 2025-8-18 11:52
是挺好的,也是为数不多可以用的钱包
作者: yumi666    时间: 2025-8-18 11:55
好多钱包的觉得的呢,为嘛我都不太明白的呢!
作者: 越前龙马    时间: 2025-8-18 12:10
钱包一般确实是会选择能相信的啊
作者: xiaoyi    时间: 2025-8-18 12:10
还是必定选择有实力的钱包去交易哦。
作者: 舞出精彩    时间: 2025-8-18 13:12
解析的话还是有一些新闻看了
作者: rainwang    时间: 2025-8-18 15:16
这是哪个权威部门的指南啊,真的有用吗
作者: 爱美的女人    时间: 2025-8-18 20:48
有分析的时候也是有看点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www.tcelue.cc/)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