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_/ ?$ r( t6 f. F1 c$ i5 O3 ` 8 b8 Q/ w3 f1 O2 ?) O% |6 k 2 U: }5 a) V& L% B9 A; h6 B5 u! {+ `. J1 N" R
" e# a6 F! `' w% C3 ]$ w% P
据 36 kr 报道,签完投资协议后两人去了五道口的一家酒吧,一片嘈杂声中,始终“很平和”的王宁突然抬高了点声音:“麦哥,你今天投资我,如果我是周杰伦,你就是吴宗宪。” ) B" e, q* @0 s$ \+ [" f1 D0 ?# N* ?
后来谈及投资原因,麦刚表示真正触动他的是王宁身上展现出的特质:“从容、淡定、干净和不忽悠”。 s, ^$ O0 H2 [; `6 L+ H9 {; X
9 a. ^. L0 _$ C1 @5 J
在当时大多数投资人和创业者都聚焦电商,认为线下零售业是反趋势的环境下,麦刚和王宁却坚信线下零售市场依然存在巨大机会,尤其是那些富有设计感、能触动人情感的潮流产品。 [& N. D; U& O& c8 m1 e
- x1 Z" t9 K3 W- A 对王宁而言,这笔投资的意义非同寻常。在拿到投资后,他第一时间给父亲打了电话:“爸,从今天开始你孩子就是千万富翁了,因为我持有的股份价值 1, 000 万了。” $ G- f1 q A' |- ?$ G# j0 E- |( A7 ~ I$ k' [; L8 u* L- O5 W& l
作为一个对赞扬比较吝啬的投资人,麦刚在投资一年后就在朋友圈对王宁做出了高度评价,“年轻有为,胸有大志,天朝未来零售业一定有他的位置”。2 k' Z5 D, H/ W+ f* c7 h
, N \1 x3 r1 u" y# Q% W $ x2 K- L5 c9 G$ ^( v( [' r 然而,除了麦刚,资本市场并没有多少人真的看好王宁和泡泡玛特。& B% D8 X! z% ]
. d0 l* O- h+ U# h
王宁几乎见遍了所有的投资人和 FA,不仅拜访了财务机构,甚至连光线传媒(18.970, -0.64, -3.26%)、奥飞这样的产业资本都去见过,但每次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6 Y1 z6 W- {# q0 s7 b" H8 a; C; U0 d! v6 E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湖南卫视旗下的基金,在尽调很久后仍未投资,最后一次会面时甚至对王宁说:“这么千载难逢的机会怎么会轮到你们呢?”4 o) D0 f6 C- W& G
: L' d) Y2 ]) R" n9 X! g
融资不断受挫,也导致泡泡玛特长期处于资金紧张的局面,曾经公司账上甚至只剩不到 100 万元,连发工资都成问题。 $ H! l) z( c6 U4 j0 l1 ^- A2 ~ 6 T! t% \% G N “网上流传的融资信息是不准确的,很多数字都是公司在后期发展顺利后,股东间进行的股权转让,并不是公司的融资,公司发展历程中从外部融到的资金总额其实是非常少的。在泡泡玛特发展的早期,融资是很困难的。基本上大部分知名的投资机构都曾看过这个案子,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没有进行投资。”, h5 r o1 C$ T7 q% y" ~+ c& a
# r( z, J) F+ E0 _
麦刚后来回忆称,王宁在融资受挫期间内心曾有过的煎熬他能感同身受,但在面对艰难的时候,他都依然能感觉到王宁内心的自信和对公司价值的笃信。5 M4 v6 [0 l; }7 W; a5 U7 ^" }
8 b$ W+ J+ A, N6 O" N9 y
2020 年泡泡玛特上市当晚, 36 Kr 一篇题为《泡泡玛特市值破千亿背后:一场天朝大基金的集体失手》的文章刷屏整个创投圈,也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态度的表达。" p' ^3 Y9 T2 y
% s( M! j9 H4 H+ K5 }+ P8 E! @; ?
这种情景,恍如玄幻仙侠小说中的励志剧情——一度被视为“废柴”的男主最终一鸣惊人,让所有曾经看低他的人汗颜不已。0 O e; C5 `5 j# g3 v
8 [1 P' o3 Z v1 \! ? 在麦刚看来,王宁多次融资受挫可能是泡泡玛特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磨练,没有这个磨练的话,泡泡玛特可能就走不到现在这一步。7 u! o& N- v' T5 H; n, J
& x! f: K8 w: g
“第一,因为没有融资,泡泡玛特在花每一分钱的时候都非常谨慎;第二,公司一直在寻找突破点,逼迫创始人不断去思考。” % d1 b1 h$ f* G' y8 z* k- V2 H# E+ T! D' P& Z& D$ i
麦刚一直是一个反风口论的人,他认为泡泡玛特因为没有获得大规模的融资,基本没有过多媒体bao光,也从来没有成为风口上的企业,后来反而成为了创造风口(开创行业)的神话。 # ]. l$ n# b/ S: ] l4 y; w5 G O( I, u$ s3 F$ n
麦刚其人 }) w0 N$ S5 r/ J4 v% X7 B0 R; f0 D" E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更加好奇,麦刚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主流 VC 眼中的“异类”为何能同时拿到泡泡玛特、比特币、OKCoin 这种大结果? , W3 b# Q/ _6 |* `% c% x0 a, R! p' b- C9 d
1996 年,麦刚从天朝人民大学毕业后便投身创投行业,是天朝最早一批从事风险投资的人。9 O- P, i1 t G3 i W
2 t! v4 M6 y4 I2 Q& b) L. b& D( j 2001 年,他赴美国加州大学(UCLA)攻读 MBA,期间获得加州大学创业大赛第一名以及全美大学创业大赛第五名。在美国期间,他遇到了他的“吴宗宪,与硅谷创投界教父 Tim Draper 结缘,由此进入美国硅谷创投圈。 0 o s8 f8 r; O) Y( c % o# u3 @- ^# L “Tim draper 是我的导师,以前的老板,是我最早的天使投资人,非常感谢他,当年栽培了我,投资我当年的公司。”! j, y z S; m. \( l0 @, K
% O$ @' |8 X5 f) g' d+ N1 o 2005 年,他与 Tim Draper 共同创办了创业工场(VenturesLab),这是国内最早的创业孵化器的机构之一。 0 n+ j; U. e M1 F $ a% v$ ]) P& }8 l 与主流 VC 截然不同,麦刚选择了一条“另类”的投资道路。 . @) j: Z2 ~2 ~) J4 v2 A$ M* f) L 0 H. k8 I: `. z 他从未对外募集过基金,始终坚持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在他看来,当前风险投资行业存在“规模诅咒”——很多大基金为了提高投资命中率采取“撒钱模式”,这种做法往往会降低 LP 的回报率。创投行业最佳的运作模式是小团队“作坊式”打法——由一个领头人带着三五个精兵,深耕细作,在二十个项目中争取有三五个能跑出来。0 F- C3 w3 H2 h' }- @;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