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摘要:
自从去年 12 月比特币首次突破 10 万美元大关后,价格却一路横盘「磨人」,尽管机构资金与 ETF 持续涌入创下历史新高,却依然未见大行情启动,这也让整个加密社群陷入激辩。
对此,比特币极力支持者、《The Bullish Case for Bitcoin》作者 Vijay Boyapati 点出关键:「元凶很可能就是大鲸鱼!」
他表示,大量长期持有者、也就是持有超过 1,000 枚 BTC(按目前市值约 1.09 亿美元)的巨鲸们,在价格突破 10 万美元后开始分批出货。
「说白了,10 万美元对很多老玩家来说就是心理魔法数,很多人早就等这波了,这群人手里握有大量市场流通筹码。」0 Q7 h2 |+ E1 T$ y1 y% v
——Vijay Boyapati 在 X 上发文指出。
他补充说:「这些鲸鱼的抛压,其实足以对冲 ETF 以及 Saylor 等人带来的买盘动能,而且还能持续一段时间。」
此处提到的 Saylor,正是专注重仓比特币的MicroStrategy 执行长。
换句话说,尽管机构资金狂灌,BTC 价格却被一群老牌鲸鱼「压住了」——这些人早就等着价格上 10 万,好在这个「心理关口」顺势出货落袋。
比特币在去年 12 月首度突破 10 万美元,随后几周在「川普当选美国总统」+「加密监管前景看好」的利好刺激下,BTC 一度冲上 10.6 万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但好景不长,4 月川普对中等主要贸易伙伴国开打关税战,引发市场恐慌,BTC 当月一度跳水至 7.5 万美元。
随着中美贸易局势缓和、美国通胀数据降温,5 月 22 日 BTC 再创新高,飙至 11.1 万美元。
在这之前,比特币其实一直卡在 10 万大关,陷入高位盘整区间,迟迟未能有效突破。
投资人一直押注几大催化剂能推高 BTC 价格,包括:监管政策利多落地、企业财库进场配置等。
根据 Bitcoin Treasuries 数据,自今年 1 月以来,公开上市公司持有的比特币数量已暴增超过 30%,目前达 819,374 BTC,按市值计约 897 亿美元,占比特币总供应量的 约 4%。
同时,追踪比特币现货价格的 ETF 也持续吸金,截至 6 月 9 日,总净流入已突破 446 亿美元(据 SoSoValue 数据)。这些 ETF 被誉为比特币正式「成年礼」,是史上增长最快的 ETF 类别之一。
在他的贴文中,Vijay Boyapati 否认了「纸比特币」(即不涉及现货持仓的衍生品)或「鲸鱼是被动获利者或蓄意操盘者」的说法,并认为这些并不是压制比特币价格的原因。
相反,他认为来自鲸鱼的卖压应该被「正面看待」,因为这是一个必要的比特币财富重新分配过程——从早期支持者转移到新的买家,包括像 BlackRock 和 Fidelity 这类机构投资者。
Boyapati 写道:「货币化的过程,本质上是将一种新的货币资产分配给大众。这个过程不可能在鲸鱼不愿意释出其长期持有的比特币的情况下完成。」
MEXC 交易所营运长 Tracy Jin 对《Cryptonews》表示,任何希望成为宏观储值资产的目标,最终都必须实现更广泛的持仓分布:
「不同于以往的是,这次入场的买家是具有长期资本与耐心的机构投资者。这样的市场动态代表比特币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并为其作为全球金融资产带来更强的深度、韧性、稳定性与可信度。」
链上数据也显示,在 10 万至 11 万美元的价格区间内,「触发了长期持有者的获利回吐」,根据来自 Fineqia(加拿大温哥华加密服务公司)资深分析师 Matteo Greco 的说法。
Greco 向《Cryptonews》表示:「从币龄来看,实现利润的指针显示,近期的卖压主要来自这些长期持币者,他们选择在此时锁定利润。」
为了说明这一点,他比较了长期持有者与短期持有者的获利数据。结果显示,在过去 30 天内,长期持币者的实现利润超过 10 亿美元,而短期持币者仅为 3.5 亿美元左右。
Greco 表示,这几乎是三倍的差距:「这意味着近期大部分的抛压来自于早期低价买入比特币的投资者,他们正在高位实现收益。」
虽然现货比特币 ETF 为市场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新需求,但 Fineqia 分析师 Matteo Greco 提出质疑:这些资金流入是否真的如表面那样利多?
Greco 表示:「需要注意的是,流入比特币现货 ETF 的资金,不一定代表是新增资金。」
他补充说:「很多机构投资者其实会使用中性对冲策略(delta-neutral),一边买入 ETF 现货份额,一边透过期权等衍生品进行对冲,这种方式让他们能在保持市场中性仓位的同时获取套利收益。」
对此,彭博资深分析师 Eric Balchunas 则认为 ETF 并不是 BTC 价格停滞的原因。
他在 X 上响应相关问题时写道:「这明显不是 ETF 的锅,因为他们最近根本是疯狂买入。」
他认为问题出在其他持币人:「是比特币持有者在抛售,或是高杠杆玩家被清算,或者其他原因。」
# S6 {4 U; p8 o1 f/ _Balchunas 补充道:「ETF 资金一波波涌入,但每次行情都会被其他抛售资金对冲掉,这种情况已经不只一次发生了。」
比特币倡导者 Vijay Boyapati 认为,大鲸鱼们终将在 10 万美元附近完成阶段性出货,随后 BTC 价格将突破区间,迈向下一个「魔法数字」——可能是 12 万或 15 万美元,而那里将成为新一轮的压力位。
他表示:「不要太纠结现在的横盘磨人阶段,因为在底层,比特币货币化的进程从未停止。」
Boyapati 的观点也与链上数据提供商Glassnode的数据相呼应。数据显示,虽然近期有部分 BTC 开始移动,但「早期比特币供应中,仍有相当大一部分保持未动」,总量约为 200 万枚。
具体来看,过去一年中,持有超过 10 年的比特币所占实现市值比重(Realized Cap)从 0.045% 下降至 0.033%。其中最大幅度的下滑出现在去年 12 月至今年 2 月期间,随后从 4 月 20 日起再次出现明显回落。
实现市值(Realized Cap) 是根据每枚比特币最后移动时的价格来计算流通中 BTC 的总价值。
链上数据平台 Glassnode 表示,相关数据显示:「即使是持币超过 10 年的 OG 仓位也开始被花出来,代表那个年代的筹码并非全数遗失或深锁不动。」
根据统计,自 2010 年以来从未移动过的 BTC 约有 340 万枚,其中约 140 万枚极可能已经遗失(例如丢失私钥、早期挖矿未备份等情况)。
但剩下的 约 200 万枚 BTC,仍在由具有强烈信仰或长线策略意图的持有者「刻意保存」,这些人多半是 OG、大机构或重仓比特币者,选择长期冷储持有、不参与短线波动。这些数据表明,尽管 OG 持币者在逐步解锁部分老币,但整体仍有大量筹码处于长期冷钱包中,反映出供应端的韧性。
实现市值(Realized Cap) 是根据每枚比特币最后移动时的价格来计算流通中 BTC 的总价值。
链上数据平台 Glassnode 表示,相关数据显示:「即使是持币超过 10 年的 OG 仓位也开始被花出来,代表那个年代的筹码并非全数遗失或深锁不动。」
根据统计,自 2010 年以来从未移动过的 BTC 约有 340 万枚,其中约 140 万枚极可能已经遗失(例如丢失私钥、早期挖矿未备份等情况)。
' j/ z h0 V! H# g0 E* }4 J2 ]MEXC 交易所营运长 Tracy Jin 表示,尽管近期市场震荡剧烈,但比特币的长期上行潜力依然稳固。
她在接受《Cryptonews》采访时指出:「ETF、企业财库与成熟机构玩家的参与,为市场注入了以往由散户驱动周期中所欠缺的流动性与韧性。」
Jin 预估,如果宏观经济趋势向好、地缘ZZ不确定性趋缓,比特币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上探 15 万美元价位。但剩下的 约 200 万枚 BTC,仍在由具有强烈信仰或长线策略意图的持有者「刻意保存」,这些人多半是 OG、大机构或重仓比特币者,选择长期冷储持有、不参与短线波动。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www.tcelue.cc/)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