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短视频,内容想表达的是我们天朝的孩子们念书压力很大。其中还有外国人看到黑暗的夜晚远处一座建筑物灯光明亮,问了国内的朋友才发现是学校,外国人不可思议的笑起来说到小朋友深夜的在学校做啥。朋友告诉他都在自习课。外国人非常诧异,说到这个点还在学校,那么他们都是几点睡的?
$ `9 h0 K/ P" {9 a$ Q短片内孩子们放学后也不早了,吃了晚餐还得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一直到深夜。短片里的孩子一个个做着做着压力的哭了起来,有些则是做着睡着了。看着短片我不由得感慨,孩子的童年真要这样子过?其实思来左想,都是我们对孩子要求太高。有一句话,“自己平庸,为什么不能接受孩子平庸?”在这个追求卓越的时代,很多人都努力奋斗,力求在各个领域脱颖而出。然而,有时我们是否过于苛求自己和他人,尤其是对待孩子时,是否应该更宽容,接受他们可能是平庸的呢?
: d/ J( E9 L; G0 X$ g/ c对孩子的过分期望,往往源于父母对完美的追求。这种追求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让他们感到不堪重负。适度的竞争可以激发潜能,但过度的竞争可能让孩子失去对学习和成长的兴趣。我们应该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独特之处,不必非要按照某种既定的标准来评判孩子的表现。
父母需要清楚,平庸与卓越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生活并非一场比赛,成功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平庸并不等同于失败,正如卓越并非每个人都必须追求的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有些人可能在某个领域表现平庸,但在另一方面却可能有出色的表现。在追求卓越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个体差异,理解并接受平凡之美。在世界的绝大多数时间,人类是在平庸中度过的。
想想平庸其实是普遍的人生状态,而卓越更像是个体的一时之光。大多数人的生命轨迹是平凡而真实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接受平庸并非放弃进取心,而是理性看待自己和他人,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点滴。平庸不是停滞不前,而是在不断尝试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式。有时候,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发现最真挚的幸福。
6 S7 z# z2 y4 K m
父母不妨尝试放下自己的追求,多鼓励孩子追求他们真正热爱的事物,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平凡中汲取力量。接受孩子的平庸,并非是降低标准,而是一种对生活的理性态度。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除了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他们品格的塑造和心灵的陶冶,让他们在平凡中发现真正的人生意义。念书固然重要,但是享受人生,在健康的心理素质下成长也很重要!
[attach]4702290[/attach]: m- m- N }, H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s://www.tcelue.cc/)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