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论坛

标题: 麻将的起源 [打印本页]

作者: 流年丶染指悲伤    时间: 2014-2-15 08:41
标题: 麻将的起源
麻将又称麻雀,起源众说纷纭,比较流行的有5种说法,其中最主流最可信的是儒、释、道三合一起源说法。$ Q6 ], w1 x$ N
麻雀牌起源说
' `- [- j- U$ }. D8 E
( T, C$ r' m) [
5 C+ I+ q' I- O2 M# }  K# W( ^- Q
. y8 _' E& I2 i. d& l2 N麻将3 |0 X: j" |& B. `3 ^& d/ j
麻雀牌这种说法是最主流的麻将起源的说法。麻将牌又称麻雀牌、麻雀儿牌,本是江苏太仓“护粮牌”。有关资料记载,在江苏太仓市曾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这种筹牌上刻著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也可作兑取奖金的凭证。这种护粮牌,其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无不与捕雀有关。
% ^6 B) I3 v  V! ]麻雀牌三种基础花色的名字叫做“万、束、筒”。“筒”的图案就是火药枪的横截面,“筒”即是枪筒,几筒则表示几支火药枪。“索”即“束”,是用细束绳串起来的雀鸟,所以“一索”的图案以鸟代表,几索就是几束鸟,奖金则是按鸟的多少计算的。“万”即是赏钱的单位,几万就是赏钱的数目。
2 ~' o, ?0 o4 ^1 Y此外“东南西北”为风向,故称“风”,火药枪射鸟应考虑风向。“中、白、发”:“中”即射中之意,故为红色;“白”即白板,放空炮;“发”即发放赏金,领赏发财。
7 z! D7 O! C$ g% B麻将玩法的术语也与捕雀护粮有关。如“碰”即“彭”的枪声。又如成牌叫“和”(音胡),“和”“鹘”谐音,“鹘”是一种捕雀的鹰。除此还有“吃”、“杠”等术语也与捕鸟有关。
+ U7 L+ E4 F* o$ S' c, O6 O6 B那么为何又叫“麻将”呢?在太仓方言中,“麻雀儿”和“麻将”读音较近。太仓话的儿话音念做(/ng/),打“麻雀儿”自然也就叫成打“麻将”了。太仓方言雀(/tsiak/)儿(/ng/),合在一起就变成将(/tsiang/)。
. ?2 b" K3 i# t0 L6 F9 ?) l+ j唐朝,麻将传入日本,日本千叶,建成世界首座麻将博物馆。[1]
; ]9 \" A* G0 g$ h2 X叶子格戏起源说9 n! U8 N6 Y1 s- K# V6 Q8 g
% M: n+ h( X3 V* U5 {1 I
明朝名为万饼条(或“万秉章”)的人在“叶子格戏(叶子戏)”的基础上创造麻将,以自己名字“万、饼、条”作为三种基础花色。
( B0 v" q, I5 q: a+ [( u6 ^马吊牌起源说9 \9 e4 ~$ M- z/ B6 ~
% k) u: ~7 ~* d
5 x! ^) C* A* p4 p- C

8 P$ m1 y/ i( i$ a, c( h民国竹骨麻将牌# b$ z, `/ l" @
人说,麻将牌马吊牌、纸牌发展、演变而来的。而马吊牌、纸牌等娱乐游戏,又都与天朝历史上最古老的娱乐游戏——博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血缘”关系。流行的棋、牌等博弈戏娱,无不是在博戏的基础上发展、派生、演变而来的。# D* l% c3 d6 v* n" h* j
古博戏始于何时,准确年代很难说清。据《史记》和其他有关文字的记载,博戏的产生至少在殷纣王之前。天朝最早的博戏叫“六博”,有六支箸和12个棋子,箸是一种长形的竹制品,相当于今天打麻将牌时所用的骰子。
3 V. D$ Z6 W# V, m& h据《颜氏家训·杂艺》所载,可知博戏又分大博、小博。大博的行棋之法已不可考。小博的玩法在《古博经》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其方法是:两人相对坐,棋盘为12道,两头当中为水。把长方形的黑白各六个棋子放在棋盘上。又用鱼两枚,置于水中。比赛双方轮流掷琼(即骰子),根据掷采的大小,借以决定棋子前进的步数。棋子到达终点,将棋子竖起来,成为骁棋(或称枭棋)。成为骁的棋,便可入水“牵鱼”获筹。获六筹为胜。未成骁的棋,就称为散棋。骁棋可以攻击对方的棋子,也可以放弃行走的机会而不动,散棋却不可。" I$ G7 x  P' C# M, p; H2 @% s
郑和下西洋起源说
# ]2 X3 p6 l0 a7 I2 J
5 p# |8 D$ t2 a1 e3 {# z& K9 J, H. k

' `' o. E3 v8 @. H( q朝郑和下西洋时[2],船上没有什么娱乐用的设备,船上的将士只能以投掷骰子Dubo作为消遣。但是在长久的航海中,将士们厌倦了,经常有将士想家,甚至有试图谋反的,郑和杀了他们,为了稳定军心,郑和发明了一种娱乐工具。- z7 `; l. k- j- {# }: R. X* a
郑和以纸牌,牙牌,牌九等为基础,以100多块小木片为牌子,以舰队编制,分别刻了1-9“条”,然后又以船上装淡水桶的数量,分别刻了1-9“桶”(筒)。然后又根据风向,刻了“东西南北”四个风向。又以吸引人的金钱刻了1-9“万”。然后以“大中华耀兵异域”的口号。刻了红色的“中”,然后根据一年四季刻了四个花牌,最后有一块牌不知道刻什么好,就不刻任何东西,这个就是“白板”。& d+ a; _2 y( ^2 B
第一次玩的时候是郑和、副帅、大将军、郑和的夫人(太监也可以娶妻)四个人一起玩,最后确定了游戏规则后,全船开始都玩此游戏,船上有一个姓麻的将军,他玩这个游戏得心应手,于是郑和给这个游戏命名“麻大将军牌”,即是后人的“麻将牌”。. w1 \8 S  l: ]! D  z7 \
水浒传牌起源说
3 _+ A" z: O" q& R% d4 t6 g: N2 l. y8 F+ j1 d9 p
据清代大学者戴名世《忧庵集》记载,有“国粹”之称的麻将牌是明朝时一个名叫万饼条(或“万秉章”)的人发明的。万秉章被施耐庵《水浒传》书中的梁山108位好汉所折服,于是想做一副娱乐工具来纪念他们。经过几天精心设计,终于研制出了麻将牌。他把麻将牌设计为108张,暗喻《水浒》中的梁山108位好汉。牌中的九索指“九纹龙”史进,二索指“双鞭”呼延灼等等。 接下来,万秉迢考虑到梁山一百单八将分别来自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又增添了“东”、“西”、“南”、“北”、“中”各4张,共计20张牌。同时,考虑到梁山英雄好汉中既有出身贫民又有出身富户的,对此,就称“贫”为“白”(板),“富”为“发”(财)。于是,“白”、“发”又各增牌4张、共计8张。最后,便构成了整副牌整整136张。# n8 }1 `& Y  @* ^( e

作者: 4466    时间: 2014-5-5 15:10
这个还是今天才知道
作者: hwhstock    时间: 2014-5-25 10:53
这个有趣的知识啦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www.tcelue.cc/)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