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打比赛懂这招,“全下-跟注”的情况一整个拿捏住了!(转) [打印本页] 作者: caoch 时间: 2023-12-25 08:10 标题: 打比赛懂这招,“全下-跟注”的情况一整个拿捏住了!(转) 无限德州游戏有时候是一个复杂的游戏,做每个决定的时候都需要非常仔细考虑一大堆因素,但同时它也是一个简单到吓人的游戏。当筹码量相较于盲注而言已经很少的时候,这个游戏常常就变成了“翻牌前全下-跟注”的一种简单操作,也就是一人全下,另一人就跟注的游戏。 . c) t- d! G+ m% Y7 Y# }1 M$ t3 D9 b& K
这种现象常常出现在锦标赛中,出现在当筹码量相较于盲注而言已经很少的时候。这种现象也会出现在常规桌游戏中,尤其是那些喜欢买入少的玩家就会这么做。(对于那些没读过这些的人,我们建议大家去看看米勒写的《Getting Started in Hold'em》这本书中关于短筹码vs深筹码的内容) . D0 f: _ I8 O4 @: P# Z2 u7 I % J$ o1 V) q8 ^ R8 ?0 A; Z/ l无论你怎么玩,不管你喜欢带多少买入上桌,总之,你会不时遇上“翻牌前全下-跟注”的牌局。+ \% ^! N& G+ }, W9 d" A5 r
) X: {4 c: N. q7 T5 _很多人会觉得翻前“全下-跟注”的情况很容易处理,其实不然。 + B9 f' \: L; j) f 1 `, i8 y @- T9 f很多玩家对于什么牌该玩、什么牌不该玩都只是一种粗浅的、仅凭直觉的认知,这种认知很麻烦,而且,某些跟注有时是违背直觉的,尤其是面对诱人的类似2:1的底池赔率的时候,许多玩家就会在这种情况下玩砸。" |& d5 N' ? X& F3 p" i
0 ?& b/ ?9 t* U+ ^9 A不过要说“全下-跟注”的情况很复杂,那也不至于,如果知道诀窍,就会很简单,而这种局面的正确玩法是可以被牢记的。对于那些主打无限德州赛事的选手而言,记住应付这种状况的正确玩法就如探囊取物,所以现在就把这一招记住吧,这样你就可以轻松修补漏洞了。7 V: y1 ?! V2 _
- J: U- t0 s* E: F/ U
这篇文章主要讲跟注全下的策略,一般是你在大盲位,遇上单个全下的对手这种。) y, m% q7 ` H7 T: t
( O( Z2 F! O! K# j4 W6 c4 {2 ?当然其他情况也会发生,比如你溜入底池,某人全下,然后其他人都弃牌,轮回到你决定。又或者是你加注,某人反加到全下,其他人都弃牌,轮到你做决定等等。 % {- {, H2 v' z' v) r3 n% |' Q6 r. h' F; ~; U3 u4 A
后面我们会列出一个表格,包括所有起手牌,依据加注的数量以及对手的范围,你可以选择用能让你有利可图的牌型跟注。如果你跟注,加注的数量被分成了三类,这三种加注量相对应的底池赔率分别是:2:1、3:2和6:5。 ( G. O6 V2 @6 e: u& M6 ^% v) z y' W- F! V8 g) j+ |9 `2 f8 t6 p
☆ 翻前跟注-全下范围及相关赔率 ☆6 A6 a W7 t, @/ O. p2 w3 h3 P# `
0 [* C# r/ q8 t2 Y
假设盲注为10-10的无限游戏(有时候无限游戏的大小盲是一样的)。底池赔率为2:1的加注量是40(因为你跟注30去赢60)。而3:2的加注量是70(你跟注60赢90)。6:5的加注量就是160(跟150赢180)。这几个数量分别是盲注的3倍、6倍和15倍。大多数你能见到的翻牌前的加注全下都将接近这几个类别中的某一种。如果你面对的加注量介于某两个类别之间,比如10倍BB,你用的策略就可以介于6倍BB和15倍BB之间,也就是说,比面对6倍BB时的范围打得紧一些,但又比面对15倍BB的加注范围时打得松些。 ( L4 N5 f4 K. I; ~7 J5 C8 U" F* U 5 d0 C2 @5 V# m% l% }8 }如果加注量占了你筹码量的大部分而不是全部,那么你可以把这个加注量看做是冲着你的全部筹码来的。如果你用筹码量的大部分跟注了对方的加注,这意味着你总会在下一轮下注中投入剩余的筹码。(如果你手里有$50,跟注一个$40的加注,这比同额投注好点儿,那么在下一轮下注中,你总会把剩下的$10投入底池,这时的底池赔率略高于8:1。)因为用手中大部分的筹码跟注本质上就相当于你的所有筹码都已套池,所以你应该用这种态度去对待这类跟注。 & Y7 W$ g4 T! j- o" z0 D: d% s7 E& T , Q. o0 U* j3 U# D& q, D! g我们把对手的范围分成6个种类:超紧型、紧型、一般型、松型、超松型、任意两张牌型。超紧型对手只用他范围里3%的牌加注;紧型对手用的是范围里的5%;一般型用的是10%;松型用的是25%;超松型用的是50%;任意两张牌型就是什么牌都用来加注。 $ c( d" ]: R& |/ _" a 9 R/ R/ \& m5 ?- n; W' q* eThe hand range categories(范围分类): 9 q* F* d& J4 c0 n& [8 y A- R7 @/ K8 p: |. k4 b2 q4 f% s
● Very Tight:超紧型 ( p N0 |7 P! |; z* W6 w
● Tight:紧型 ) t* p4 T" q& C● Average:一般型 ' `; R9 c a8 C6 t' C3 p
● Loose:松型 5 C }. n0 z' b$ g& v5 b1 ~/ A9 d
● Very Loose:超松型5 V6 {" u; B& O: d% O0 }5 Y
● Any Two:任意两张牌型! t( u8 q8 B( I/ M$ i6 [
/ U j+ d/ {0 o: R& Y5 G4 [0 e/ i
当然,有些玩家是不按这个表格的范围走的,他们有可能会用范围里18%的牌加注,这种类型介于“一般型”和“松型”之间。或者他们会用范围里25%的牌加注,但会用另一些稍微不同的牌型。6 ~* a/ `/ N* k& C2 u
1 k3 d+ s4 G" I总之,这些分类足以让你在这类状况发生之后表现得游刃有余。如果你十分熟悉这18类跟注的范围,那么当你遇上这些情形的时候,你的处理能力和决定将会有很大的改善。 9 [1 A; S0 b4 b% C/ K7 F& a$ o ( M2 P8 S E0 a/ gThe Hand Ranges for Calling:用于跟注的底牌范围 6 _( _8 u' a$ q: N0 r/ }( @0 s3 W7 R
虽然记住所有牌型是一项艰巨任务,但大家至少应该找出这些范围的规律和模式。如此一来,就算你没有死记硬背出哪一手牌能让你盈利,但你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来找出答案。 2 t- Z, [: c/ k% T0 Q+ J e+ T: E, q# _8 Q' t
最重要的一条规律是,通常来说,当底池赔率为2:1的时候,你跟注的范围可以比对手加注的范围松一些;当赔率是3:2的时候,跟注的范围就应该比对手加注的范围紧一些;当达到6:5的时候,你选择跟注的范围就应该是很紧的了。 O) }5 u# Y% a1 ~
7 f' w7 @: n7 f3 C# P" Q
当底池赔率是6:5的时候,通常来说,你用来跟注的牌至少要比对手加注范围中最差的牌好。当赔率是3:2的时候,你用来跟注的牌,最差也要和对手加注范围中最差的牌一样好(通常要比它好一点点)。当赔率是2:1的时候,你用来跟注的牌可以比对手加注范围里最差的牌再差上很多。5 l; c1 z; v8 D
' S7 ]% p7 ?& M7 W0 j列表中“紧型”对手(范围是:AA—99、AK—AQ)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当底池赔率接近6:5的时候,你只能用AA—JJ和AK这种牌跟注。底池赔率接近3:2的时候,除了AA—JJ和AK,还能加上TT,但是像99或AQ(即使是同花AQ)之类的就算了。然而当赔率接近2:1的时候,用任何口袋对以及AK—AQ这类牌跟注都能让你有利可图,因为一些大的同花牌有可能会被AK或AQ压制住(KQs不在其中,很可能是因为它被AA、KK、AK和AQ之类的牌压制住了。AJs好一点,但它同样未被列入其中,大概是因为它同样被AA、AK和AQ给压住了,不过面对KK时,AJs有点优势。有点矛盾的是,面对紧型对手,KJs比KQs的表现好,因为KQs同时被AK和AQ压制住,而KJs面对AQ时的表现还行。然而当对手打得很凶,用很多牌加注的时候,以上这些限制就不复存在了。面对一般型或者松型对手,牌越大越好)。: h& Y K# v- J8 [+ Q5 q( E' ]4 u%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