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论坛

标题: 不受欢迎的人——马恺文 [打印本页]

作者: 天七星    时间: 2015-3-16 13:11
标题: 不受欢迎的人——马恺文
本帖最后由 实习版主2 于 2018-10-17 09:47 编辑
% W5 h/ T: u; w( f' M) t8 S
2 Z" ?8 b, t9 n/ w

不受欢迎的人——马恺文

* d2 K4 W' y' q( ?1 X% J* f: \0 V

马恺文(Jeff Ma),20世纪90年代靠着如“英特尔芯片”一般神准的算牌能力,当年他和班上一帮鬼才学生横扫美国各地赌城,成为“不受欢迎的人”。2008年3月28日,根据其真实故事改编的好莱坞电影《决胜21点》在北美首映
4 W/ ?. v; K; r8 B上世纪90年代毕业于美国名校麻省理工学院,是位计量分析的奇才。1994年,正在麻省理工就读大三的他,原本打算毕业后进入医学院继续深造,不想受两名同学邀请加入一个算牌系统小组——“麻省理工21点小组”。事实上,早在1979年,麻省理工学院就出现了一个名叫“非赌不可怎么赌”的迷你课程,让精通数学的学生彼此切磋玩“21点”与算牌的技巧。


9 W* J: P/ l: c  [: J" q/ Z# q1 ?

从此,马恺文等人转战美国各地DC,每逢周末固定携带10万美钞到拉斯维加斯和大西洋城的DC下注,大玩一种名叫“21点”的Dubo游戏。靠着如“英特尔芯片”一般神准的算牌能力,他们回校时经常满载而归,有时一晚上就能赢走90多万美元,塞满露营用的圆筒行李袋。据马恺文介绍:“算牌只能提高3%的赢牌几率。虽然这是很简单的算牌技术,却足以造成很大的差别。

! Y* }/ N& k) f* i& T4 W( Z

为了防止真实身份败露,马恺文和同伴们巧妙地进行化装。据当年某Dubo集团的私家女侦探贝佛莉·葛里芬介绍:“他们有时打扮成网球队员,有时化装成西装革履的商人。你根本不知道他们会如何出现。我们只是像玩真正的大拼图板一样,把各种线索一点一点拼凑起来,逐渐发现一些相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玩牌。”

+ P7 \0 @* O2 D; k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马恺文和同伴利用算牌方式狂捞了约1000万美元。各家“大出血”的DC纷纷通过监视画面将这些算牌人的大头照存盘,建立一份黑名单。从此,马恺文等人成为美国境内近百家DC“21点”牌桌的“拒绝往来户”。只要他们进入DC,DC员工便会以防贼似的眼神紧盯着他们。虽然算牌并不违法,可是DC会像餐馆对待着装不整的顾客一样,拒绝提供服务。许多DC甚至坦白告诉这些算牌者,他们不受欢迎,若执意进场,将会背上侵入私人产业的罪名。对于DC的这一主张,就连法院也表示支持。


; m& i' d# C  d5 O0 s" S

实现“信息分享”之后,各大DC利用先进的面容辨识软件,把监视器拍摄的赌客影像,立即与已知的算牌者和其他“不受欢迎者”的照片比对。此外,计算机软件也根据已建立的算牌模式,随时监测异常的玩牌形态。更有甚者,一家名为“洗牌大师”的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推出一种“持续洗牌机”,让人根本无法推算发牌顺序。虽然一台“持续洗牌机”贵达1.8万美元左右,不过由于很快就能赚回成本,各家DC为了对付层出不穷的“老千”,依旧乐此不疲地引进。
% K: [8 b, c" b4 \9 L' y由于高新科技的出现,马恺文等人被迫改走低调路线,从此玩牌不再出入大型DC,直至最终金盆洗手。


1 y% x, {* `0 {4 Z" {5 c

告别“21点”游戏之后,马恺文转而投入网络Dubo业,并出任旧金山DoublePlaytv网站马恺文的疯狂Dubo世界”栏目的主持人,让民众上网虚拟交易职业球星,赌算球员的成就。提起当年的“丰功伟业”,马恺文仍意犹未尽:“有时候,我真的很怀念那段日子。凭着一点点算牌能力就能赚到那么多钱,怎么可能不想念呢?”


. h. Y5 e$ D" i+ b# m/ I; ]2 s, E* J# H

除此之外,马恺文还和当年另一位“麻省理工21点小组”成员、现年36岁的艾庞帝于最近重出江湖,以“21点研究所”的名义在纽约、拉斯维加斯开办研讨会,专门讲授算牌技术。不过,一张门票贵达899美元,参加者除了可以听课一整天,还可带功课回家继续练习。据悉,这些课程的内容包括:如何算得正确、调整赌注、完全掌握21点的基本策略、了解修正策略的时机等。


* y7 `& o4 ]0 a  \/ M
+ z5 P; U; T. x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www.tcelue.cc/) Powered by Discuz! X3.1